为庆祝芬兰独立百年,芬兰政府去年 12 月准备了一座船型图书馆,作为送给国人的 100 岁生日礼物。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将于今年 12 月 5 日开馆满周岁,预估过去 1 年来共有超过 300 万人次造访。包含续借在内,共借出 100 万本书籍。
选择 “图书馆” 作为百年纪念,十分符合芬兰人爱阅读的习惯。身为全球阅读率数一数二的国家,芬兰平均每年每人借阅 12 本书,也就是将近每月 1 本书的阅读量。

打破图书馆的传统定义
特别的是,颂歌中央图书馆设有偌大的开放式阅读空间,但 10 万本藏书仅占其三分之一空间。剩余的三分之二,分配给咖啡厅、餐厅、公共阳台、电影院、录音室和创客空间。颂歌图书馆负责人 Soininvaara 表示,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 “重新定义图书馆,提倡社会融合与全民教育。”

三楼有 “书籍天堂’ 之称,这里的书籍由机器人负责整理,沉静的气氛适合市民在此阅读、学习、思考,或是单纯享受这样宁静的片刻。在图书馆的最高楼层,也能 360 度欣赏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景色。

船型建筑提供活动空间
建筑的外观有如一艘冰船,建造过程完全使用在地建材,外墙立面铺上 3.3 公分厚的芬兰云杉木板,顺应整个建筑向外弯曲的曲线,在 Kansalaistori 广场上方形成屋顶,将内外空间融为一体,需要时也能在此举办活动。

图书馆屋顶有个大阳台,赫尔辛基居民可以在此望见议会大楼的阶梯和大门。有了这个阳台,造访图书馆的人们多了一倍的户外空间可以活动,也能在此会面、欣赏城市的风景。

满周年获得的正反评价
过去 1 年来,颂歌图书馆获得许多正面评价,造访的市民和游客尤其喜欢建筑物本身的设计、多元服务,以及各式活动。然而,馆内的男女通用厕所以及噪音也引来些许批评。
“我们会保留性别友善厕所,因为这是我们对平等价值的体现,这对于有孩子的家长也较于方便。关于噪音的部分,由于每日 1 万人造访,确实偶尔会有噪音问题。” 颂歌图书馆负责人 Soininvaara 表示。


颂歌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定义,在馆内融入诸多社交、创客空间,在满 1 岁之际,交出每日万人造访的好成绩,也在今年 8 月被《TIME》选为世界最佳景点,成为许多游客在赫尔辛基必逛的观光新地标。


